《山东中医药大学报》  
上一期    下一期

于溥泽

   期次:第10期   作者:专栏主持 刘更生   查看:104   


  于溥泽,字皆霖(一作芥林),号之莱山人,清代山东平度县古庄人,生于乾隆十年(1745)。自幼聪颖,博学能文,工诗,对于经史诸子稗官杂说,无所不读,乾隆三十七年中举,后任滨州州学训导,在任六年告归。于氏习举业之外,专尚考据之学,曾著有《群经错简》一书,为其治经学之专著。36岁后,潜心攻医,尝游于昌邑名医黄元御之门,得其真传,时人谓:“于氏博辨宏肆不及黄元御,而精慎过之。”
  于溥泽品行高洁,不慕荣利,曾入京为某官治病,不受其酬谢,彼欲为其子纳资捐官,于氏闻知,遣子即日出京。任滨州训导时,为太守张研村治疾,张氏以三千金相酬,不受,张乃为其刊《要略厘辞》一书。晚年居家,求诊者盈门,若乘车者与骑驴者同至,则先诊骑驴者,若骑驴者与步行者同至,则先诊步行者,足见其医德之高尚,乡人至今犹称道不已。乾隆南巡时,地方官吏曾推荐他充当御医随驾,时因其患目疾未能充任。
  于氏生平著述甚多,有《医学诗话》若干卷、《云巢医案》若干卷(曾刊于江南)、《伤寒指掌》二卷(曾刊于安丘学署)、《要略厘辞》六卷(曾刊于滨州学署)、《古今体诗》四卷、《集陶集唐集杜集邵子朱子诗》一卷、《性学纂言》十一卷等。《要略厘辞》一书为于氏最重要著作,今存,其余各种均亡佚不可考。
  《要略厘辞》是于溥泽研究仲景书的一部代表作,为其一生心血之结晶。该书写成后,又经数次修改,最后定稿于嘉庆三年(1798),六年后,于氏便去世了,足见于氏对此书之重视。他对仲景学说的认识,受方有执、喻嘉言、张路玉、黄元御等医家的影响较大,疑古精神较强,力主“错简”之说。于氏在此书自序中说:“顾其为书(指《伤寒论》《金匮要略》二书)错乱残缺,晋王氏编之,而篇章失次,金成氏注之,而部帙离居,加以方证舛讹,诠疏迷谬,操技者施用鲜效。乃激为古方不可治今病之论,而弃置高阁矣。窃意从古迄今,无二天地,无二人身,无二风寒暑湿燥火,无二虚实寒热,仰钻之余,矢志厘正。”他认为仲景之书经汉末战乱之后,已非完整,复经叔和编次,成氏注解,更失其真,决意对仲景书进行厘正,他“复检《脉经》《干金》《外台》诸书,参互考订”,亡者补之,误者正之,有疑者剖析之,从而达到厘正仲景书的目的。
  据平度县部分老中医传说,于氏临床善用经方,长于妇科,有人从其《云巢医案》中辑出有关妇科的部分,撰成《于氏妇科》一书,曾在地方上流传,惜未获见。
  于溥泽医术高明,善治疑难杂症,且乐于授徒。近200年来,平度县以医知名者,多出其门下,以西乡陈濂最负盛名。《平度县续志·人物》记载:“陈濂,西乡沙岭村人……受业于溥泽,尽得其秘,濂传其业于马景烈等,景烈传于尚华。”
  于溥泽嘉庆九年(1804)逝世,终龄59岁。

山东中医药大学 版权所有 

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,图文与本公司无关

京ICP备12019430号-7

本期已有5216次访问,全刊已有5076097次访问